孔子是殡葬业鼻祖?

中国三百六十行,行行都有祖师。殡葬礼仪业祖师是谁?这个祖师不是别人,正是大名鼎鼎的孔子。

孔子是儒家学说开山鼻祖,这一点没有争议。要了解儒家,应先了解“儒”字含义。“儒”者,人之需也。这个“需”字,其中就包含丧事的概念。原始的儒家,正是靠给人操办红白喜事谋生的。中国婚丧嫁娶的礼仪,也主要是儒家编制的(如《礼记》。过去农村秀才几乎都懂红白喜事操作流程,坊间邻里的红白喜事也多由他们操办。
导致儒家的职业身份被遗忘,有两个原因:一是孔子的生平和思想多由儒家弟子编撰,明显带有描红的成分。有关孔子的记载,每到关键之处就“语焉不详”,让人老是觉得犯迷糊;第二点,也是最可怕的是,过去读《论语》和儒家著述的书生,一律被告知:书上沒有写,或可疑的,要「存而不论」。一句话就把怀疑的通路堵死了。
其实,即使是在今天,只要稍加分析,也还是可以从儒家著作和有关史料中,看出孔子到底是干什么的。
司马迁在《史记孔子世家》中,关于孔子幼年是这样写的:孔子“为儿嬉戏,常陈俎豆,设礼容”。这段话说明,孔子小时候就表现出祭祀礼仪天分。别的小朋友,可能只知道玩“过家家”、“捉迷藏”之类的童戏,而孔丘小朋友却特立独行,喜欢摆供碗供碟和焚香磕头之类祭祀礼仪。要知道,即使是当时的成年人,对这些礼仪也未必都在行。

这仅仅是一个开始。有关孔子参与殡葬礼仪活动的描述,一直贯穿在孔子生平介绍资料和相关著作之中,成为一条不可或缺的主线。有关资料的字里行间,常涉及这方面的史实。
也是《史记》记载:“定公九年,孔子为中都宰,主张一切名位器物应立制度,不得陨越”。这段话说明孔子对祭祀器物的认识,比小时候大有长进,已经可以整章建制了。
《礼记檀公》记叙了孔子给人看风水选墓地的一件事:“子张曰:司徒敬子之丧,夫子相,男子西乡,妇人东乡”。夫子相,说的就是孔子看风水选墓地(下葬的前期工作了)。
《论语子罕》中的一段谈话中,“不留神”让孔子自己把办丧事的经历“插播”进来。孔子如是说:“出则事公卿,入则事父兄,丧事不敢不勉,不为酒困,何有于我哉?”听清楚了没有?我上班为王公效劳,回家照顾父亲兄弟,给别人做丧事也一丝不苟,无论为公、居家还是给人发丧,都不贪杯。
孔子这段话,不仅表白了自己为官为人的品行,也透漏自己从事过殡葬业,而且做丧事和为官为人一样习以为常,更非常注意讲究殡葬职业道德。他在这方面,不但业务精益求精,还注意兼顾丧户的利益和感受。办丧事喝酒,一律点到为止,绝不多饮,更不过量。如此讲究殡葬业职业道德的人,应该是深受丧户欢迎的。
《论语述而》第七·九中的一段话,说得就更具体了:“子食于有丧者之侧,未尝饱也。子于是日哭,则不歌”。孔子在有丧事人家,从不吃饱。哪一天要是哭了,就整天不再唱歌。这段很容易被理解成一般意义上的参加丧礼,其实不然。儒家办丧事,有一项叫“儒子哭丧”,也就是“替哭”。哭丧后,一天不唱歌,也是优秀职业丧事工作者才能做到的。大多数“替哭”者低头哭、抬头笑,如同职业演员了。

孔子老师是谁,一直是个未解之谜。孔子的老师,有据可查有四位,分别是老子、苌弘、师襄和郯子。这四位老师都很有名。但是,孔子向他们学习,都是短期请教,而不是正规的师承传授。另外,孔子向这四位老师学习的,也主要是殡葬方面的学问。一般认为,孔子和老子谈过玄,论过道。而据考证,孔子从老子那里学的主要是葬礼。作为高级公务员(国家图书馆馆长)和博学之士,老子经常兼职做殡葬义工。孔子向老子求教后,才在殡葬业有了名气;孔子向苌弘主要学习的是《韶乐》,向师襄学的是弹琴等。这两次音乐之旅,也都属于学习祭祀音乐。比如《韶乐》,虽为中国宫廷经典古乐,但常被用于祭天。秦二世用《大韶》、《五行》祀庙,汉用《文始》(一种《韶》舞)祭高祖太宗。孔子向郯子请教的少昊时期官吏制度、官吏名称(为何以鸟作名)和等周朝旧事。
孔子一生为“克己复礼”而努力,希望国民像周朝那样讲究礼仪。我们不妨看看“周礼”包含哪些内容?周朝以前,“礼数”繁杂,概括起来有“五礼”,即:祭祀礼仪之吉礼,结婚礼仪之嘉礼,接待外宾之宾礼,军队操练和检阅之军礼,丧葬之凶礼。五礼中的宾礼和军礼并不常用,孔子也较少有提及。剩下的,就是祭祀、婚礼和葬礼了。这三者,均属于红白喜事范畴,只不过祭祀还包括皇家祭祀大礼。
也许你还对孔子办学内容表示怀疑,不是“传道,授业,解惑”吗?说人家教殡葬岂不是太过分?那么,不妨看看孔子的教学内容到底是什么。《论语述而》說:「子以四教:文,行,忠,信。」这里的文,主要是指殡葬文书,无外乎路引、悼词写作之类;行,就是跑殡葬业务能力了。丧户痛失亲人,一时不知所措。这时专业殡葬团队找上门,只要收费合理也就成交了;忠,就是殡葬业者的信条,即急丧户所急,把丧户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办;信,就是心无旁骛,树立信心,把殡葬作为终身事业追求,持之以恒不改行、不跳槽。另外,具体殡葬礼仪,也包含其中,极其繁杂。
据台湾国学者考证,孔子的身高是1.92米。孔子个子高饭量大,本来每顿饭要吃四碗。但在丧户家,每顿只喝半碗稀饭,喝酒也是表示表示而已。这种职业精神,你说哪个丧户看了,能不感动?
孔子带弟子们周游列国长达14年,他们的经费从哪里来?实际上,孔子周游列国的团队如同“流动殡仪公司”,走到哪里,都不愁没殡葬业务创收补贴财务亏空。

尽管孔子对自己长期从事殡葬活动并不避讳,但后来的儒学人士却一直试图给他勾画完美形象。
胡适先生曾撰文指出:孔子年轻时职业是相丧,即看风水。胡适先生的说法是有所保留的,话到嘴边,只吐出了一半儿!倒是近年台湾国学研究者傅佩荣首次指出:“孔子的早期固定职业,就是替人办丧事。”他还指出,孔子五十岁前,一直是吹「西索米」(一种乐器)的殡葬业者。
新儒学已经兴起,认识孔子的脚步就不会停下来。孔子为殡葬业做出的贡献,史上无出其右,自然也就是殡葬祖师。